我市高度重视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,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,深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,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。目前全市家庭农场注册数量达到5100个,粮食类家庭农场占到60%以上,县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总数达到653家。一是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示范场和示范组织联创机制。2020年推荐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1家,新认定市级示范场45家,新认定县级示范场135家。二是加大名录系统管理。将种植大户、专业大户等规模农业经营户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,目前已完成2.9万余家,完成率80%。三是加强监管调度。指导5个省级农业生产托管试点县制定完善项目实施方案,通过奖多多农服平台对项目进程进行监管。四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。积极引进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,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,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水平。五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。筛选省、市级典型案例25家,逐步在各大媒体宣传推介,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,做好示范引领。六是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。通过“合作社+农户”“龙头企业+农户”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等多种№协作形式,延伸服务领域,目前全市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137.63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26%。七是协调银行和担保部门加大信贷支持。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家庭农场和服务组织开发专门金融产品。
编辑:孔玉声
- 热点推荐
- 相关阅读
济南市供销社认真做好秋季农业生产服务工作09-29
济南市供销社成立济南供销农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09-11
我市集中销毁30余吨假劣农药兽药09-07
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09-02